| 汽车的本质是工具,忠医世家马晓年认为是人体的一种延伸 | 
         
        
          |   
                          中医世家马晓年官网    
                          
                          作者:zywun.com    
                          2023/3/3 14:24:28   阅读1274次    
【 小 
                          中 大 
                          】  | 
         
         
          | 
            
           
             
 
  忠医世家马晓年 2022-05-30 20:17北京健康领域爱好者
  关注
 
 
 
  汽车的本质是工具,是人体的一种延伸。
 
 
 
 
  在汽车发明之前,人类的运输工具有很多种,比如牛,比如马,比如骆驼。
 
 
  比如另一个人,或者另一群人。
 
 
  1680年,那个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不是那个牛顿)设计了一款喷气式汽车,但是碍于当年的技术水平,这个东西只存在设计中,并没有什么原型设备出现。
 
 
  同年,荷兰人惠更斯尝试收集火药的爆炸所产生的能量作为动力来源,由于这种发动机不好控制而且报废率高,所以他失败了。
 
 
  而后的100多年里,欧洲人沿着牛顿的灵感或者自己突发奇想,尝试做出了非生物能源的小型交通工具。
 
 
 
 
  毕竟马车实在是不能拉又太能拉了。
 
 
  看着臭烘烘的城市,这尼玛也太拉了。
 
 
  1705年,英国一位铁匠纽可门根据气缸活塞结构以及凝汽形成真空的原理,发明了利用大气压力做功的蒸汽机原型,纽可门蒸汽机可以把动力通过摇杆传递给机器,不仅仅可以用来抽水,也可以干点别的。
 
 
  随后,英国的大学修理工瓦特又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在汽缸的外部放置了一个冷却蒸汽的分离式冷凝器,可以使气缸保持在高温状态。
 
 
  到1769年,瓦特终于制成了单向作用的瓦特蒸汽机,相同功率下省煤四分之三,随后他又继续将活塞进行了改良,使两个活塞交替运动。
 
 
  同年,法国人N.J. 古诺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但是这个车时速只有4公里每小时,我跑五公里都比它快。
 
 
  更麻烦的是,这个车每15分钟就得停下来加一次煤。
 
 
  后来这辆车因为不幸撞墙,给自己撞没了。
 
 
  到了1784年,瓦特终于完成了他的改良,新的蒸汽机耗煤量只有1705年时候的七分之一,从此,蒸汽机正式登上发动机的历史舞台,为汽车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用松节油为燃料,在气缸中先将燃料预热气化,然后用火焰点火。它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这就非常接近现代的内燃机工作原理。
 
 
  1799年,法国人列本提出用电火花的方式来点火,这也是打火机的工作原理。
 
 
  到了1804年,蒸汽汽车已经可以拉着10吨左右的重物行使超过15公里,比上一次出现的蒸汽三轮车靠谱多了。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将一辆蒸汽汽车投入运营,路程15公里,全程耗时45分钟。
 
 
  这速度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
 
 
  毕竟比我下班的时候在晚高峰的杭州开车要快。
 
 
  三年后的伦敦街头首次出现了蒸汽公交车。
 
 
  这个车出现的时候瞎了伦敦人的狗眼。
 
 
  虽然叫蒸汽公交车,但是这个车一点也不争气。
 
 
  因为比压路机还重,伦敦公交车不仅费煤还废马路,加上速度又慢,一些铺设不太好的马路被它慢悠悠碾过去之后,就彻底废了,马没了。
 
 
  英国市民还呼吁取缔这种公交车,逼着英国政府在1865年制定了“红旗法规”,其中规定:
 
 
  好家伙。
 
 
  本来只是废路,现在还有点费人。
 
 
  蒸汽汽车又慢又重,坐在里面又热又脏。
 
 
  想象一下,大街上跑的都是烧煤的火车头,这画面太煤了。
 
 
  在1800年,内燃机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煤应该在发动机内部燃烧。
 
 
  到了1860年法国人便制作出了煤气蒸汽机,但是因为技术问题这款发动力热效率只有4.2%,虽然技术理念先进但实在是不适用,相比于外燃蒸汽机也没有什么优势。
 
 
  和自暴自弃的英国人不一样,法国人开始死磕如何让内燃机效率变更高这个难题,终于到了1862年,鲍·德·罗沙提出,内燃机如要提升热效率,需对空气与燃料蒸气的混合气进行预压缩,由此提出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循环,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得到当事人的重视。
 
 
  之后的时间里法国人和美国人都在研究新型的内燃机,但是都失败了。
 
 
  一直到1876年,德国人奥托重新看了上面那个法国佬的理论后,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单杠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
 
 
  握了核心技术的德国人开始在汽车领域崛起。
 
 
 
  确的说,是带来了现代汽车。
 
 
  1879年的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成功研制出一台二冲程的发动机。
 
 
  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和好友迈巴赫成功研制出汽油发动机,没错,就是那个奔驰的戴姆勒和奔驰的迈巴赫。
 
 
  同年,本茨创办了奔驰公司,1885年,奔驰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三轮汽油车。
 
 
  1986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个人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四轮汽车,该车车速高达每小时18公里。
 
 
  对当时的人来说,开车不需要有驾照,但是开车需要有勇气。
 
 
  还需要随时会修车的手艺。
 
 
  手艺很好理解,因为这东西开着开着就坏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维修厂,全靠驾驶员自己拆修,不然就得扔在半路上。
 
 
  至于勇气,一方面风吹雨淋速度又慢,大街上的人看他们跟看猴子一样。
 
 
  虽然车速不快不至于死,但肯定会社死。
 
 
  另一方面,全欧洲的马车驾驶员都觉得汽车抢了他们的生意,当时的汽车速度太慢,还不能用出车合斩这样的大招,而马车驾驶员的小马鞭倒是战斗力max,所以汽车司机经常被马车手当街殴打,但很快这样的局面就要结束了。
 
 
  因为汽车的速度马上就要快到马车根本追不上了。
 
 
  英法两国在如何研究出汽车这个事情上争得你死我活,结果被德国人摘了果子。
 
 
  但是当奔驰的那哥仨去申请专利的时候才发现,一个美国律师早就把汽车的专利给注册了,这位大哥一生一辆车都没造过,但是在全球收专利费一直收到福特跟他打官司。
 
 
  这才是真,摘果子。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新文章
 
 
 
  
            
             | 			
         
       
      
	  
	   
       
      
      
        
          | 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网站相关信息,文字、图片来自医生或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 
	  
        
        
        
         |